日本有项制度,让日本男人自感幸福,连天皇
日本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从日本的风俗习惯中就可以充分感受到。比如在本世纪以前的日本,那些身着和服的日本女子,往往是一脸恭顺的样子,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
丈夫到家的时候,妻子要早早地迎候出来,为他们准备家居便服。吃饭的时候,妻子在一边伺候着,一直等到丈夫吃完了,她们才能够吃剩下的食物;即使是晚上就寝时,还需要为丈夫洗脚,干些铺床叠被的生活。
也许这种情况现在比较少了,但骨子里养成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日本女性的潜意识里,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如魔咒一般挥之不去。
正因为如此,所以对于中国广大男同胞来说,能够娶上一位日本姑娘为妻,绝对是人生一大美事。在我们这里,这样温柔的姑娘已经不是太多见了,当姑奶奶供奉起来还怕不够,其他就别想了。
日本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由来已久。在中世纪时代,随着日本武士阶层的兴起,以及儒家思想的渗透下,日本全社会范围内,都将女人视为低人一等的存在,认为她们是依附男人而生活,所以必须要绝对服从男人的需要。因此从小到大,日本女性就被灌输这样的思想,等到她们的性格定型之后,认为为丈夫和家庭作出牺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需抱怨。
而且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平民百姓所需要遵守的社会行为习惯,纵然贵为日本天皇,他们的女儿也必须遵守这样的规定。这一点不像我们中国,中国古代社会,一般百姓家里的女儿要遵守“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但到了王公贵族家里,情形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比如很多皇帝的女儿,被成为公主的那些人,嫁到驸马家里之后,照样颐指气使,依然嚣张跋扈。驸马就是想和公主亲热一下,也需要看公主的心情,以至于很多驸马一辈子都被憋屈坏了,表面上皇帝的女婿无限风光,实际上有苦自己知道。
但日本不是这个样子,以裕仁天皇为例。他和良子结婚后,生下了几个女儿,命运都不是太好。大女儿城子和一位亲王家的儿子结婚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日日以丈夫为中心,省吃俭用过日子,最后抑郁生病而死,去世时不过三十多岁。
裕仁还有一个女儿名叫和子。和子和一位青年结婚。结婚不久,这位贵族青年就有了婚外情,找了一个名叫美子的女人。和子看在眼里,气在心里,然而受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只好忍气吞声,实在忍受不了时,就写信给父亲,说想要出家当尼姑,到了这个地步,她还不敢提出离婚的请求,也实在是悲哀到家了。
当然和子出家当尼姑的请求并没有被允许,对她来说幸运的是,不久后丈夫和情人在一间屋子里被发现自杀身亡,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成为了谜团,不过从此之后,寡居的和子一直孤单到老,再也没有婚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