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造就日本首富,原来日本100多
引言
要做到不靠外资而靠自力减少政府纸币,由日本银行发行可与银币兑换的中央银行券,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财政支出以使财政出现黑字。大藏卿松方正义利用财政黑字清理纸币而导致的“松方通货紧缩”就是在实行排外资政策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
其结果是,年政府纸币实现了与银币的兑换,资金的利息率出现了下降,由此资本与那些在紧缩中从没落阶层中分离出来的工资劳动者结合到一起,企业勃兴(产业革命)随之正式拉开了序幕。
棉纺织业、铁道业和矿业等产业革命的中心部门在政府控制之下有效地排除了外国资本的不法流人,但在制丝、绢织、陶瓷等输出行业,资金需求量急剧增加,这样开放港口的外国商馆便乘机在暗中开始了融资活动。
从制丝业的情况来看,幕末最大的生丝出口商社怡和洋行雇用高须屋清兵卫等人为买办,秘密地派遣他们到生丝产地低价收购生丝,后因出了10万多美元的呆账而从产地撤退,但重归居留地贸易之后不久,又做起了为日本推销商和交易商提供融资的生意。
这是因为在幕末维新时期虽然有三井组、小型汇兑商横滨汇兑会社第二国立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日本推销商和交易商提供融资,但并不能适应贸易增长的需要。如表2-2所示,怡和洋行横滨分店对日本推销商、交易商的融资数量一度相当之大,可是到了19世纪80年代后半期,对生丝推销商和棉纱棉布交易商的融资大幅下降。
其原因虽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与横滨正金银行(年创立)和日本银行(年创立)开始为日本人在横滨开设的银行和日本商人积极提供融资有很大关系。但在横滨的外国商馆中,出现了一些不是为横滨商人而是为产地制丝厂家提供直接融资以确保生丝出口的商馆。
按照年农商务省编制的《全国制丝工场调查表》,八王子萩原制丝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机械制丝场,拥有40釜,该场于年被信州诹访制丝商片仓组收买,因其实际情况一直不为人所知,而被称为“幻影制丝场”。
八王子萩原制丝场当时曾接受过横滨最大的生丝出口商瑞士西贝尔·布伦沃德商会的大量融资。按现在所知,该制丝场的创始人为萩原彦七,年(嘉永三年)生于相模国爱甲郡依知村的农户家,排行老三。
他在爱甲郡厚木町做过旧衣服生意,还在高座郡当麻村做过蚕丝商。年,他到八王子町蚕丝商萩原家做了养子,由此开始活跃起来,并在神奈川县令野村靖的建议之下,于年创立了2人规模的机械制丝场。
前面提到的片仓兼太郎在年创立了2人规模的垣外机械制丝场,与萩原制丝场起步的时间和规模基本相同。在年发行的深井斧三郎所著《三多摩郡人物评》中,对萩原做的记述是“当时此人既无祖先的遗产,又无他人的援助”。
由此可推测,即使他从养父家可得到制丝场的建设费用,但为了筹措购买原料蚕茧所需的大量资金肯定经历了极大的艰辛。在广濑德七郎的《大日本制丝家名誉录》(年)中对萩原制丝场所做的记述是,从“明治12年起,因为备受外商的信任而与横滨的“路德维希'商会签订特别合同进行交易”。
显然,因运转资金不足,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这家位于横滨番的路德维希商会是一家规模很大的生丝出口商社,它还为三梨县甲府的名取制丝场提供了贷,这一点可从名取忠彦家保存下来的下列文书中得到证明。
年6月,在天皇进行国内巡查的时候,萩原制丝场获得了由政府高官颁发的奖状,按照当时的记载,萩原制丝场“雇用女工百人,每天制丝三贯目(日本重量单位,每贯目约为.75公斤),建设费为1万日元,营业费一年需要21.6万日元”。
在当时的横滨,与外国商社相对抗的商权恢复运动正处于高潮阶段,因此像甲府名取制丝场那样与外国商社直接进行交易,都会被看成一种有悖于商权恢复运动的行为而备受批判,据说名取雅树就是因为这样才遭到县内蚕丝业者的拒绝,被迫关闭了制丝场,于年举家搬到京都。
八王子的萩原究竟遭到了怎样的批判虽然不太清楚,但据《三多摩郡人物评》一书所说,他在年因为其提供融资的路德维希商会突然倒闭也陷人了困境,年,他“与横滨居留地甲90番番主阿贝格签订了特别合同,从事直接出口生意,而当时在八王子地区不经横滨推销商直接向海外出口的唯有萩原一人”。
这里所说的“直接出口”指的是生丝货主不经横滨推销商直接与外国贸易商社进行交易的一般形式,但也有像同伸会社那种由日本贸易商社从事的“直接出口”,不过萩原与其没有什么关系。
甲番馆(施乐百·阿贝格商会)为制丝商提供资金的例证还可找到一些,所以可以说萩原通过甲90番馆进行“直接出口”是与该商会为其提供资金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不会有错。
问题在于,萩原彦七虽然依靠外资在短时期内一跃成为日本头号制丝商,但社会对他的评价存在巨大的分歧。在《三多摩郡人物评》一书有关萩原彦七的栏目中,作者深井斧三郎一开篇就指出,一位英国的史学家说,对于拿破仑的评价,在英国可谓恶劣至极,称其为“吃人的魔王”,而在法国则给予其最高的评价,称赞他给国家带来了“和平与幸福”,褒贬毁誉如此分明是因为拿破仑确实是个前所未有的“豪杰”。
作者接下来又说:“在八王子地区,君(彦七)无疑是一个褒贬毁誉让人颇感彷徨的豪杰。大人物必有其敌'这句话足以说明彦七就是个大人物。”八王子地区对萩原彦七的不同评价是针锋相对的,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作者深井斧三郎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评价。
作者在最后提到,萩原彦七曾说过“八王子町民全都可谓行尸走肉”这样的话,并对此言表示赞成:“萩原彦七没有资本却独自完成了一项大事业,对八王子町民的观察也可谓细致入微,的确八王子町民真的是如同行尸走肉。”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虽说至今也没搞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但在我看来,这主要反映了年当时日本社会民众对引进外资抱有的批判和警惕态度,以及萩原彦七对这种消极态度的不满和反抗。
从纺绸制品的情况来看,2年以纺绸为主的绢制品已经超过茶叶和铜,在出口中仅次于生丝占据了第二位,横滨外国商馆在纺绸制品产地的收购活动中表现得十分活跃。有证言说,外国商人对产地进行考察,并告诉我们海外需要日本的绢制品,这为绢制品的出口和生产提供了契机。
纺绸等绢制品的生产一开始时是在桐生、足利两地,后来生产技术传到北陆,福井、石川也成了纺绸生产地。按荒川宗四郎编写的《足利织物沿革志》(年)一书的记载,“外国商人频繁穿梭于日本的纺织品产地,进行秘密的考察,显然是为了收购绢织品,足利的纺织业者很快察觉到这一情况,意识到向海外输出纺织品将是大有作为的事情”。
据说,长谷川作七从年开始生产绢丝手帕,年建立了工厂,从那时起便开始与横滨居留地10番馆门德尔松商会进行直接交易。门德尔松商会是否到过足利虽然尚不清楚,但1年有报道说,横滨外国商馆曾派日本人经理到当时最主要的纺绸生产地群马县桐生进行直接采购。
据此也许可以推测,他们可能没有到足利进行直接采购。而桐生的纺织品中介商人,如佐羽商店和书上商店都在横滨设立了分店,所以可以说外国商馆到这一地区开展采购活动的余地并不大。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新兴的纺绸制品产地北陆,2年福井县的纺绸制品生产猛增,一举超过了群马和栃木两县,但由于向横滨发货的渠道尚不够通畅,给外国商馆留下不少可乘之机,所以他们表现得相当活跃。
2年5月,横滨最大的纺绸出口商社美国的罗森塔尔商会(横滨番馆)派在商会做代理的日本人到福井市收购纺绸,接着横滨番馆的美国梅森商会也派代理人堀越善重郎(次年由菅川清代替)到福井市大量收购纺绸。
结语
在他们的带动之下,一些新的纺绸批发商店相继开业,这样销往横滨时所存在的困难基本得到了解决。同样是在2年,金泽市的一些纺织业家打电报给正在福井市的那两位外国商馆代理人,告诉他们纺绸尚有积存,把他们请到金泽做现货交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