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和中国人在行为和思想上的差异有哪些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国家的时候,除了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还要了解每个国家的思想和处事风格,当你要和他们接触时能够多一点点的理解。

举几个栗子吧,希望能帮大家有更深刻的了解:

No.1

马路边老奶奶摔倒了

中国: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去搀扶。(这里排除出现讹诈的情况)

日本:大概率可能不会扶。

对于日本人不扶老人的这个问题,与其说日本的“敬老”意识比较淡薄,不如说是因为和中国的尊老意识有所差异。日本老人普遍有“不服老”的心理,他们不想被提醒自己已经老到需要被搀扶程度。不过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假设有一个人上去搀扶,那么连带着别人也会一起去帮忙。

No.2

留学材料的盖章问题

中国:电子版的章也基本可以使用。

日本:一定要鲜章,即使是打印出来的电子版文件上有章了还要加盖鲜章。

这是死板还是严谨尚有讨论的余地。也许这种死板对日本人来说,是细致,是认真,是一丝不苟;但是可能在中国人看来,是不懂变通,甚至是不可理喻。明明有更方便的方案,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更高效率的做法,为啥还要固守成规?

No.3

飲み会之前与之后

中国:聚会前后人设基本统一。

日本:聚会前是生人勿进,聚会喝酒后判若两人。

有次在一个研究会结束后参加飲み会,相处了近一月的日本人在喝了酒之后终于终于和我们交流了!!侃侃而谈,前后判若两人。但是到了第二天,又恢复了往日的距离感,仿佛昨天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也许是因为喝酒的契机,让压抑沉默的自己得到了释放,但暂时的喘息,并不意味着心与心距离的被拉近。我们也许不习惯这种前后的落差,也不能理解这种所谓距离感。

随机采访了几位在日本生活过的朋友

还得到了几个不同的答案:

A同学

日本人礼仪很到位,但是很多是表面上的客套话,不能真信。我听京都朋友说,以前的京都人客套地问你喝不喝茶,其实不希望你回答喝。夸你的手表真好看阿,其实是提醒你时间不早了该走了。

B同学

我还看过说京都人说你的小孩很元气,其实是想说你小孩好吵。还有夸你家孩子弹琴真好听啊,其实是嫌你家琴声吵。

C同学

对个人隐私很重视,一般不对外人或普通朋友透露太多,也不喜欢别人问。

D同学

还有日本人(包括很多外国人)没有「早恋」这种说法或者概念,算是中国特产吧。喜欢上别人就喜欢了,自然而然的,初恋可能发生在中学,甚至可能发生在小学,没有一个明确的年龄分界。

E同学

朋友说以前日本人来企业考察,各种花式夸人,全都是好,但真到订货时就消失了,不好的地方也不会直接告诉你。

F同学

日本人回复信息特别慢,一般看到信息不会马上回复,几天后回复也是常见的现象。

我们可以大致将以上的情况归类成这几种文化:

耻文化:

日本人对自身的种种行为总有带有一种深切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深切到以此形成了独特的耻文化。“音姬”就是个典型的栗子,上厕所时候发出的声音是人体的正常反应,但日本人需要用其他声音来掩饰这种尴尬。

暧昧文化:

日本人对他人提问的回答,总是给人一种礼貌不失得体,但是你听完之后又不解其意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暧昧。

相比之下,中国人会觉得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你给个准话嘛~~

人际关系:

拿夫妻之间的关系举个栗子,日本的夫妇之间相处也会很有分寸,会经常说谢谢,这一点也同样发生在和父母之间,但是在中国,咱们会觉得关系越不亲密越要说谢谢,如果你对我说谢谢,是不是把我当外人啦~

相处模式的区别:

在中国,大部分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也是保持着距离和礼貌的关系。但是如果和老师、领导成为了朋友,那就真的是朋友,之前的那种横亘在中间的因为上下级关系而产生的拘束感会减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会被真正拉近。

而日本人即使对他人有所不满,也不会当面指出,他们表面上会和和和气气地与你和往常一样相处。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上,他们都看起来非常有礼貌,热情和亲切,但其实这只是一种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的相处模式和技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4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