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和芜湖之争,安徽崛起靠一城独大吗
合肥,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先来说两件事:
其一,年中国GDP百强城市排名公布,合肥遗憾跌出前20名,而芜湖成功前进5名,全速冲击全国前50强。
其二,芜湖官方公开喊话,话说的很直接:安徽的发展不完全依靠省会城市的“一城独大”。
种种迹象表明,安徽第一城合肥和第二城芜湖之间的“距离”正日益拉近,合肥正被快速紧追,芜湖也正式向全方位的安徽第二城发起冲击。
图为年安徽省各城市GDP年,安徽省GDP为亿元,其中省会合肥GDP为.1万亿元,芜湖GDP为.12亿元,尽管相差甚多,但反映在经济增长率上,芜湖却高于合肥。
我时常感觉合肥与芜湖并不亲近,两座城市之间似乎有某种瑜亮情结,如果说合肥在安徽发展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那么芜湖如今则愈发暴露出自己的野心,挑战省会合肥这个“一城独大”的发展模式。
芜湖与合肥之争,其背后更深处体现的是“一城独大”和“均衡发展”两种发展模式的矛盾,合肥这个“一城独大”的强省会,多年来饱受人们的非议,在各种互联网资讯平台上,关于“合肥独肥而安徽瘦”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被人们讨论地有声有色。
“安徽举全省之力支持合肥,合肥是典型的吸血鬼,吸其他地区的资源,这样的省份怎么能带动全省发展”?
“合肥什么都想往自己口袋装,吸血的工具,合肥都把巢湖给吞并了,如果有一天黄山和九华山都消失了,那也肯定是合肥的”。
“合肥不应该是省会,因为合肥一没有经济体量、二没有历史背书、三没有政治地位”。
……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这种一城独大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一城独大的合肥能否引领安徽未来长远发展?在当下合肥的强省会战略下,安徽是否适合“均衡发展”模式?
“一城独大”面临“城市分权”的挑衅
事实上,这种一城独大的局面,不止安徽,内地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年,在中国内地27个省会城市中有不少强省会城市,如湖北武汉、四川成都、陕西西安、吉林长春等等,这些城市往往都有共同的特点,即城市GDP上在该省占据了极高的比例。
其中合肥和长沙的GDP在各自省份中占比超过了25%,
成都、武汉、西安这三大强省会GDP占比也超过35%,
而吉林长春和宁夏银川的城市GDP甚至占据该省的半壁江山。
图为年各大省会首位度排名上述城市中,合肥、西安、成都、济南、长春都是通过合并周边地市,提升城市的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实现了城市能级和城市规模的双重跨越,以此凸显自身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位置。这些强省会城市并不缺乏跟随者,越来越多的“强省会”出现在各省份的规划文件中,并成为一种发展战略被复制。
去年4月,湖南省《关于实施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强省会的总体要求:到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到年,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仅过1个月,江西省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到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升到25%左右,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提升至第12位;到年比重进一步提升到28%左右、排名再前进2位以上。
……
“强省会”之战的硝烟已经在全国弥漫。
据《问道徽商人》不完全统计,明确提出要实施“强省会”战略的省份有湖南、甘肃、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东、福建、贵州、云南、广西、黑龙江等至少13个省份。
作为一个省的行政中心,省会往往聚集了全省最优质的资源,在全省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带头作用。然而,与越来越多的省份苦苦追求强省会相比,更多的省份寻求另一种发展模式——走城市分权道路。
城市分权道路,也是均衡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下说明全省有多个发展强势的城市,这些地级市往往会对省会展开挑战,如江苏的苏州、辽宁的大连、广东的深圳。
同样,这些年在省会分权的道路上,不止上述地区,内地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陆续走在了分权的路上。
今年三月,安徽印发《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芜湖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和省域副中心城市。
无独有偶,湖北也相继发布《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和《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年湖北共筹资亿元,支持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建设。
就连一向紧握权力不放的四川成都,也在去年全省召开的重要会议上一口气提出了三个省域副中心:分别是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绵阳;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
强省会们的马太效应
但,为何会出现一城独大的“强省会”模式?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
众所周知,中国的省域疆界自明朝划定,到新中国成立时,只有四个省搬过省会,分别是安徽省会从安庆搬到合肥、河北省会从保定搬到石家庄、河南省会从开封搬到郑州、广西省会从桂林搬到南宁。上述城市中,石家庄和郑州都是铁路搬来的城市,是由交通改变城市发展格局的幸运儿。
而合肥呢?打开安徽地图就能看到,合肥处于安徽正中央,优异的地理位置让合肥在安徽省内一众城市中脱颖而出,安庆太靠南,芜湖居东南,而蚌埠则居北部,这都很难辐射安徽全省,于是在上世纪50年代,伟人的一句“合肥不错,为皖之中”让合肥顺利成为安徽省会。
除了上述几个省会城市外,其他省份的省会基本就没变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些城市都处于各省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的最佳之地,要么处于省份中央,便于控制全省,要么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便于协调资源管理等等。
以湖北省会武汉为例,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地理位置极好,是九省通衢之地以及华中咽喉,毫不夸张地说,与武汉优异的地理区位优势相比,我国很少有城市能与之匹敌。同样,处于关中平原的西安,是整个西北地区难得的一块膏腴之地,即便作为京师统摄全国,也未尝不可。
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有类似之处。以东京为例,打开日本地图可看到,东京位于日本列岛中部的关东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水资源相当丰富,优异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成为东京成为日本超大城市的一个有利的发展条件。
图为日本列岛地形图可见,“强省会”的发展模式自古以来就和自然存在密切的联系,可是,“强省会”仅仅只由自然和历史的因素形成吗?这也不尽然。
从人文角度来看。
作为一个省的行政中心,省会城市往往汇聚了全省最优质的资源,并在全省的发展中起关键带头的作用。大城市里机会多,各种消费、住房、教育、交通等资源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人们的吸引力较强,人口迅速增长,随着四方人群的汇聚,大城市也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吸引力进一步放大,从而形成了一个正循环。年,长沙人口增长18.1%,合肥人口增长16.9%,西安人口增长12.9%……这些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城市多数为一城独大的强省会。
相反,小城市没有省城这样丰富的资源,机会也少,做什么事基本靠人际关系,单凭自己的努力出头的可能性往往没有省城这种大城市高,这也导致年轻人选择逃离小城市,小城市逐渐就丧失了活力。
时间久了,省会等大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成熟,小城市则日渐萎缩。这其实也符合经济学里的“马太效应”。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市场在资源配置里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逐渐催生“一城独大”的局面。
高质量发展需要一城独大还是多中心均衡发展
说这些,并不是想说明一城独大就是当今最主流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相关领域制度框架逐步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同样需要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究竟选择哪种发展方式?这十分考验当地执政者的智慧。
一些人抨击“强省会”,理由是这样下去将影响区域均衡发展,是吸全省的血,这种言论在“霸都”合肥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合肥独肥而安徽瘦”,“合肥半个世纪都在吸血安徽”,“合肥抢了省内的资源,压制其他城市发展”……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城独大的发展模式,本身就有着独特优势的一面,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一个省要提升存在感,则必须让省会出圈。只有让省会出圈,省会壮大了,才能在头部城市中卡位,才有资格在全国城市中展开竞争,为省内争取到好的资源,将人才和资源留在本省。
以安徽为例,安徽崛起的第一步,就是从省会当强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徽都是东部省份中的“落后生”,省会合肥千禧年的GDP才不到亿,在全国城市排名中排名80名开外,实在拿不出手。通过实行“强省会”战略,安徽从一手烂牌开始,尽全省之力打造省会合肥,很快,合肥的GDP从不到亿增长到去年的1.2万亿,安徽成功打造出自己的“明星城市”在全国出圈,安徽也成为了明星省份,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子选择返回合肥、返回安徽,避免了人口流失。
图为合肥夜景航拍在合肥进入万亿以前,安徽可以说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城市,即便合肥成功进入万亿和所谓的“新一线”城市,也依旧存在争议,其根本在于三分巢湖、合全省之力、高房价和低薪资等,可试想,一个没有明星城市的安徽,当地老百姓会在本省工作发展吗?不,他们可能会背井离乡,去长三角、去珠三角谋生,安徽就会沦为被吸血的对象,如果一个能打的城市都没有,安徽就会像中部的江西一样。
事实上,改革开放头三十年,中国的中西部省份基本就是这种发展模式。
以成都、武汉、西安为代表的一批内陆省会就是靠此实现强势崛起,上升到国家宏观层面上也是如此,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打造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来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也是遵循这个道理,依靠上海的对外开放,诸多外资企业可以落地长三角,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在整个国家宏观发展规划上,需要几个重点大城市来把国家“顶”起来。
相比较国内,国际大都市上也是相同的逻辑,比如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韩国的首尔……仅仅靠首都都市圈或少数两三个大都市就能把国家“顶”起来。
一个欠发达的国家,一个欠发达的省份,确实需要一个龙头,但“一城独大”的却也不是最完美的发展模式。
诚然,强省会有强省会的好处,但多中心也不乏现实的必要性。
可以预料,随着各地强省会战略的进一步推行,难免会加速放大强者恒强的局面,省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落差可能加剧,不仅如此,三年疫情以来,人口扎堆的大城市往往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大城市应对疫情的难度更大,此起彼伏的疫情,让大城市处理颇为棘手。
年,《求是》杂志就曾发文提醒,要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与此同时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提到,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这宣告着区域平衡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
在强省会战略下,成都、武汉、合肥等城市都成功实现了崛起,GDP都在万亿之上,但当省会达到一定强度之后,能够实现“自我造血”,才能让推动全省经济更好发展。
目前中国头部的经济强省,无一例外都是双中心乃至多中心,如第一强省广东的深圳和广州;第二强省江苏的南京和苏州;第三强省山东的济南和青岛……
那么安徽呢?
还是以安徽为例,合全省之力肥一座城,只是故事的前半段。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提出,安徽在发展上具有“承东接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同时又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这三大国家级战略布局的交集,单靠一个合肥,还无法对全省形成完全及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合肥之外再造一个副中心,让经济产业适当分散,实现一省双核甚至是多核也就有了现实的必要性。
图为芜湖城市航拍作为安徽第二城,芜湖足够承担这一重任。从产业上来看,在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芜湖扮演着桥头堡的角色,其产业承载能力并不弱,无论是奇瑞汽车、海螺水泥等传统产业,还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芜湖都不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从政策上来看,从安徽省印发的《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中可看到,安徽省已明确支持芜湖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和省域副中心城市。
现阶段,从一城独大再到多中心均衡发展,安徽改变这一发展模式其目的就是共同驱动安徽经济“再壮大”和“再进位”。安徽已明确“年经济总量向7万亿冲刺”的“小目标”,芜湖也表示到年其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亿元,占安徽沿江五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
这不得不令人深思,要想实现7万亿的目标,仅靠一城独大能否真能支撑安徽经济?既然合肥模式初现功夫,那么在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多的“芜湖模式”、“滁州模式”?
大城有“气量”小城有“胆量”
多中心模式会不会遍地开花?或许不为人知,“一城独大”和“均衡发展”各有优劣之处,曾有人说,一城独大不如众城大,这需要大城有“气量”,小城有“胆量”;也有人说,走均衡发展之路,不仅有助于全省或全自治区综合实力提升,也有助于分摊风险。
所以,如何在“强省会”和“多中心”之间取得发展的平衡,对于每个省份未来的发展都将是一场考验。那么你说,在当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我们该坚持强省会还是多中心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影响着你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判断。
———END———
参考资料
■《安徽崛起岂会靠“一城独大”》华佐研习社
■《“一城独大”不是春》芜湖发布
■《避免“一城独大”!14个省会,分权了》城市财经
■《拒绝“一城独大”!强省会要终结了》叶檀财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