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首日告别集中隔离,海外留学生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出入境防控政策也同步调整,不再对国内机场入境人员进行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疫情影响下,近三年我国对入境人员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这也让多数留学生的回国之路显得不那么顺畅——程序繁琐、成本高企、不确定因素颇多。此次政策调整,对这些海外游子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上一篇文章: 关于留学生问题,我为清北说句话,这才是一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政策利好“尚未显影”
短期依然机票贵、班次少
小凡在德国汉诺威留学4年,今年就要本科毕业了,她清楚地记得12月看到政策调整通知时的心情。“当然是非常开心,父母都在国内,周围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意愿也很强烈。之前回国太难了,现在方便了很多。”那么,是什么让留学生回国变成了“难事”?小卢目前在德国攻读硕士,他认为,首要原因并不完全是防控政策对隔离和核酸的要求,而是疫情影响下居高不下的机票价格。小卢自年9月后就没有再回过国,当时一张从德国直飞上海的机票,就要3~5万元人民币,“要知道,疫情前是1万元,转机的话更便宜,~元就能买到一张机票。”小卢说。小凡老家在云南,距离最近的德国入境航班降落在四川成都。她于北京时间1月8日上午向记者发来的购票平台页面显示,法兰克福中转上海飞往成都的机票,均价超过了元,据她回忆,同条件航班的疫情前价位在元左右。▲德国法兰克福到成都的中转航班依然价格不菲日本留学的小珂的研究生阶段,刚好遇到了三年疫情,这三年里,她只在年10月回过一次国。疫情前,东京直飞上海仅需元左右,廉价航空甚至不超过元,如今转机航班也要-元不等。“21年10月那次回国还隔离了三个星期,费用自理,我到现在没敢回头去仔细算那笔账。”“(机票)价格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机组人员入境同样需要支付隔离费用,提高了航司的成本;另一方面,受到航班熔断机制的影响,提高了单次航班的价格。”小卢告诉小时新闻记者,为了减少航班临时被“熔断”的风险,有人甚至“掏空口袋”同时买下3-4张机票,才能确保换来一班顺利起飞的航班。如今,虽然入境政策做出调整优化,但反映在航班数量和价格的利好效应还未及时显现。目前,留学生们仍然面临着“机票贵、班次少”的困难,回国旅途短期内难以成行。▲小珂老家在福州,如今机票价格还是居高不下留学生熬成上班族
入境方便了,更想回家过年
对广大留学生来说,回国不仅要计算经济成本,还要计算时间成本。1月8日入境政策调整后,集中隔离被取消,大大减少了在隔离酒店的时间消耗。年4月之后,德国留学的小凡就也没再回国。此后,她一直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