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背老太的原始照片出自哪里背后有令

文/快哉风

  最近毒教材的新闻层出不穷:小学教辅中的雷锋做好事,配图竟为日军背老太。作为中日关系的长期   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暴行世人共知,我们见多了日军烧杀抢掠的照片,一下看到这张“日本兵背负中国老人”的反差照片,什么感觉?突兀、不适、反感、愤怒。

  你闯进别人的家园杀人放火,居然还一本正经拍了张“救助别人家老人”的照片,真把中国人当傻子吗?

  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张照片的出处。

  首先澄清一点,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期间,并非网友所说的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地点也不是南京,而是广州。

  照片背景的那座铁桥,老一代的广州人肯定知道:大名鼎鼎的海珠桥。

年10月,海珠桥上的日本兵

  在抗战年代,南京没有这样的跨江大桥,事实上,年由美国人设计承建的海珠桥,是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在当时独一无二,是当年的“羊城八景”之一。

  这座桥历尽风雨沧桑,抗战时期被日军飞机炸坏了桥体开合器,后来又被日军盗走了桥上的整套设备。年10月解放军兵临城下时,这座桥被国民党军用近百箱炸药炸沉。直到年,广州市政府重建了海珠桥,经过多年修缮,至今屹立在珠江之上。

今日海珠桥

  回到照片。这张照片的出处是日本侵华画册写真集《支那事变》(国书刊行会P),附上日本战地记者的报道原文:“年10月21日,日本軍は広東に突入したが、支那軍は街に火を放って退却した。國史図書刊行会篇の『支那事変』の頁には、市街はもうもうと上がる煙と炎で包まれ、これを、珠江の対岸から見ている日本兵の姿が写っている。また、頁には、逃げ遅れた老婆を背負って避難地までんでいる日本兵の姿も写っている。”

出自这本写真集《支那事变》

  简单翻译一下:日本军突入广州,支那军沿街放火退却,街市上空被黑烟和火焰包围,能看到珠江对岸的日本兵。一个逃得迟的中国老婆婆,被日本兵背负着撤离到避难地。

  但凡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这样的照片是摆拍:故意找个中国老太太,让日本兵背着“避难”——你看到老太太惊恐的表情吗?看到日本兵压抑不住的得意吗?

  这样的摆拍照,日本人非常擅长,经验丰富。

  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人就嗅到了新闻宣传的好处,特意邀请西方列强的记者组成新闻团随军,一路上大摆特摆日军“治疗清军伤兵”、“友善对待俘虏”,其目的,就是营造出一个“日军是军纪严明的文明之师”形象,演戏给全世界看。

侵华日军写真册里的日军救治中国伤兵

  侵华战争中,日本继续延续这一招,大量动用随军战地记者,开动宣传机器。战地摄影记者的照片大致两类。第一类,宣扬“皇军威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第二类,鼓吹所谓的“中日亲善”,为侵略者洗白。

日军战地记者

  大量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的摆拍伪善照,堂而皇之刊登在日本报刊画报上。其中,日军背中国老太,日本兵给中国孩子吃糖,中国大妈欢迎日军,这三张粉饰日军暴行的照片可谓臭名昭著,是日本右翼最喜欢引用的照片。

臭名昭著的日军摆拍照之一:日本兵给孩子吃糖

臭名昭著的摆拍照之一:中国大妈为日军倒茶

  对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来说,这些假惺惺的照片,甚至比大屠杀照片还令人不适,令人毛骨悚然。

  日本人不会去拍自己的罪行,但中国人一笔一笔记下了。拿广东来说,据《广东年鉴》统计:从年8月31日至年年底,日机袭粤共架次,投弹达枚,总共炸死人,受伤人,毁房屋栋。

日军轰炸广州期间的死难者

  炸了你的房子,让你成为难民,我再假惺惺当好人背你“避难”。

  广州沦陷时期,大量老百姓逃出城外避难,但是,日本兵真的对中国难民那么“仁慈”吗?

  同样是海珠桥头,看看日本战地记者拍摄的另外一张照片。日本兵手持明晃晃的刺刀,在严厉盘查中国难民。这才是真相。当时的侵华日军视中国人为猪羊,哪里有什么背负中国老太的日本兵活雷锋!

  一张黑白老照片,能引起这么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5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