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年轻人盛赞为yyds豆瓣高达93这

豆瓣评分9.3分,这部高分历史剧《觉醒年代》横空出世,便备受年轻人追捧,口碑极高,打破了大家对于年轻人不爱看正剧的传统印象。大量表情包,Q版漫画,头像壁纸盛行,足以看到年轻人对他的钟爱。

这部被年轻人称赞为yyds(永远的神)的《觉醒年代》,自开播以来持续爆热,在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更是包揽“最佳原创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今天依然热度不减,可以说真正的让历史剧刮起了潮流风!它究竟是怎样打入主流阵地,让这么多年轻人为之拍手叫好?

《觉醒年代》为我们展现的是年新文化运动至年共产党建立的这段历史,讲的是一群声名响彻历史的有志之士以及热血青年,为了拯救国家于内忧外患之中,寻求出路前赴后继的奋斗史。

初看这部片是历史片,但是仔细看下来却是一部“战争”片。

整部片子没有长枪大炮,也没有硝烟弥漫,但是就是如同战鼓敲响,嘶吼声不绝的战场。看得人酣畅淋漓,热血澎湃,饱含热泪。

相信很多人对这种发人深省的评论印象深刻——“今天的很多青年根本无法想象,政治课上需要死记硬背,无关痛痒的东西,曾经真的有一群人为之奋斗终生甚至牺牲生命。”

我们以为的波澜不惊的历史发展,其实背后是无数有志之士的奋力抗争。这抗争不光可以在战场上,更在思想上,人权上,国家领土完整上,这战争比我们想象的远为艰难。

《新青年》的出现,就是思想的战争。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时,正是袁世凯进行帝制复辟之时,当陈独秀提出“德先生”,“赛先生”,给予当时的封建社会和青年人猛烈一击!

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迎来不同的思想与言论,以及旧派思想的极力阻拦与打击。新的思想之于旧思想,就是一场宏大的战争。在权势的打压,复古派的嘲讽及抹黑,新旧学术的斗争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们都是英勇的斗士,他们以笔为剑,上阵厮杀,唤醒国人。

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那一段,伴随着激荡的音乐,看得人激动不已。鲁迅在地上忘我的书写,将愤怒、不满、以及希望全部投入到《狂人日记》中,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对封建社会来了一次的全面轰炸。

李大钊引领工人阶层运动,就是对人权的战争。当时社会现状是工人阶层工作辛苦,却工资微薄,待遇差,地位低,备受压迫。毛泽东,李大钊等到长辛店进行革命宣传,建立夜校,提升工人阶层的文化及觉悟。

他们把俄国十月革命成果带到长辛店,带来工人们美好未来的曙光,他们告诉工人阶层,要想改变悲惨境遇,就要为自身的切身利益做斗争。这是中国最早革命家们对权力和不公命运的战争,他们不畏强权,催人奋发。

巴黎和会激起的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层面的反压迫战争。巴黎和会上,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无视中国的反抗,要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移交给日本,外交官顾维钧等带着战胜国的心情来参加会议,结果没想到直接遭到无视,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北洋军阀政府接受了战胜国的决定。这次丧权辱国的外交传到中国,引发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当进步学生们带头,市民,工商阶层人士高举旗帜,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坚决抵制北洋军阀政府的决定,以及列强的欺压,这是爱国的学生阶层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斗争。这场战争,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血性,不屈不挠的民族自强精神。

正是这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一群群为国家寻求出路奋不顾身的革命者,引领着中国走向崛起之路。《觉醒年代》这部剧讲的既是那个年代的觉醒,也是今天的觉醒,每个当代青年都应该看一看,感受那个时代青年的热血、责任、勇敢。

正如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

今天的青年也应当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如此才能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

目前还在追这部剧中,喜欢的朋友可以一起评论讨论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4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