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抢这些不值钱的东西

导读:中国近代历史中,流失了数量巨大的宝贵文物和黄金。其中属八国联军以及日本掠夺最多。而这些宝贵的文物的流失一直是国人心中的痛,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国宝回家,很多有能力的人纷纷自掏腰包到国外进行拍卖。但是您知道吗?在日本人的眼中,他们最在意的根本不是这些文物,他们更加在意的是一些在我们眼中并不值钱的东西!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二战期间,在中掠夺的黄金就高达吨,而文物、古玩、字画则高达万件,另外还抢走了万册的图书和手稿。

现在我们做个测试,以图书,文物,黄金让你进行一个价值排列,你会怎么排序?(有兴趣的可以留言告诉我)

在看你们的留言之前,泗水猜大部分人应该是这样排列的——文物——黄金——书。

但是日本人却不是这样排列的,他们是——书——文物——黄金。

甚至可以这样比喻,你把这三样东西摆在日本人面前,黄金可以购买任何东西,而文物更加是价值练城,然后这里还有一堆中国人写的书。让日本人任意选择一样,他肯定要书!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人为什么会觉得书比文物黄金值钱、更加有吸引力?

其实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一直都是非常“敬佩”的,古代的日本一直把中国当做老师。中国做什么,他都要好好的模仿一番!而他们国民爱学习的精神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排的上号的。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会捧着书看!而在16世纪,也就是他们的丰臣秀吉时期,他们就想通过入侵中国来获得更多的书籍,并且把这件事情定做固定目标!

年的中国,在各大省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数量为间。但是在年抗日打响到年抗日胜利,我们的图书馆就只剩下间了。这消失不见的0多间图书馆,只有小部分是因为战事破坏,其余都被日本人打包带走了!而且他们还成立了特殊的部队,这些部队不上前线打仗,也不运输战略物资,只负责把中国的书运回国!

日本战败后,我们要求他们把这些书籍归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情一直无法顺利的进行。因为书籍并不像黄金这样,可以估算价格然后让他们用等价的东西交换。再加上盟军对文物归还的条件相当苛刻。

他们要求对每一件需要追回的文物都写出具体的名字、尺寸、重量等特征,而且还得附上照片,说明是什么时候被抢走的,是日本哪一个番号的部队抢的,在什么地点被抢的........呵呵,这些条件在中国当时的背景及国情来讲,根本就无法做到。另外,泗水觉得中国当时要是能有给抢走的东西拍照的技术,那么别的技术也多多少少会有,要是这样,还有你盟军什么事情,我们根本不可能被人打到家里面来!

后来日本倒是“精挑细选”了一些书归还了中国,但是这些书籍只是被抢走的6%。其他的他们不但不还,还成立了很多的研究所来研究。如东亚研究所、东洋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等!

泗水的总结和观点

相信已经有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知道了日本真正的目的在哪里了。他们总是通过模仿中国来意图超越中国,吞并中国。他们抢书籍就是为了用中国的书籍来研究中国,就像一头饿狼一般,一直在研究着雄狮的优点和缺点,等待最佳的时机打败雄狮,成为霸主。

其实当时满清丢掉过一本书叫《海图国志》,这本满清眼中的垃圾书,却被日本当做珍宝来研究。这本中国人写的书在中国并不出名,但是到了日本后,他们公开印刷,出版一次,就被抢购一空一次,国民几乎人手一本。日本从工业发展到商业运营的重大国策,大部分都是照抄这本书的观点,最后这本书也成了日本崛起的重用书籍。

当甲午战役之后,日本首相伊藤访华。不知是出于礼貌还是真心,有人问他中国该怎样向日本学习,他说了一句话:“问我干嘛,看《海图国志》去!”这刀补的泗水的心里哇凉哇凉的!

可怕的是,日本现在还在研究这些我们觉得并不值钱的书籍,不知道这些书籍里面还没有第二本海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7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