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劣化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技术创新的劣化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企业设备投资速度缓慢造成了日本经济周期的紊乱。马克思认为:固定资本的更新是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重要基础。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来引发投资和消费的热潮来打破萧条的状态。而科技集群的出现是决定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的先决条件。

因此,没有科技集群的出现,就没有大规模固定资本的更新,也就不能使经济从萧条的状态中走出去。因此,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扭转经济萧条的一个基本观测变量。在拉动日本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占主要地位,投资占次要地位,最后是净出口。在投资中,民间投资所占比重最高,而在民间投资中占比最高的是设备投资,然后是住宅投资。从一九九零年到一九九七年,日本实际GDP增长速度平均为2.1%,增长趋势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

居民消费为GDP增长速度的平均贡献了1.3个百分点,比一九九零年减少了1.3个百分点;设备投资为GDP增长速度平均贡献了0.3个百分点,比一九九零年减少了1.7个百分点。很明显,年以后,日本实际GDP增长速度明显下了一个台阶,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和设备投资的大幅下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设备投资率的大幅降低可能是企业生产过剩导致的,也可能是企业债务负担过重,但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创新的落后带来的。

曼丘认为,要想打破经济萧条这种稳定的状态,就必须靠高科技浪潮带来的大规模固定资本的更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信息设备投资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增长极不稳定。而美国信息设备投资增长率较稳定,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比日本的信息设备投资增长率高。

美国信息设备投资对实际设备投资的贡献度逐年增加,到了一九九八年,整个产业的设备投资几乎都是由信息产业贡献的。对比日本信息设备投资对实际设备投资的贡献度,明显不如美国,在一九九二年该值还是负数。

日本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形成了期限为十年的设备投资周期,也就在同一时期,日本形成了与投资周期大致一致的经济周期。其中每个周期的前五年里,大部分时间经济增速较慢,经济较萧条,而在每个周期的后五年,大部分时间经济增速较快,经济景气时间较长。

按照日本经济周期的规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日本应处于投资设备周期的低增长阶段。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一九九零年日本民间设备投资的实际增长率为13.3%,年下降至7.9%,一九九二年大幅下降至-4.8%,到了一九九三进一步下降为-11.0%,一九九四年略微回升至-7.8%,一九九五年又微小回升至-6.8%。

日本九十年代前半期设备投资的高度萎缩,使得经济出现了大萧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后半期,从理论上说设备投资应当逐渐增长,事实上从一九九六年开始日本的设备投资已经呈现出增长的苗头,使经济景气状况整体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但由于缺乏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并没有按照预期的理论走。这就导致了日本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形成的设备投资周期发生了紊乱,从而造成了日本经济周期的变形。其次,日本滞后的IT产业限制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世界排名较前的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最低。一九九四-一九九六年12个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排名中,日本连续三年排第11位,最后一名为韩国。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金融保险业出现了急剧下跌。泡沫经济带来的创伤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侵袭是其原因之一,但是IT产业的滞后没有产生大规模的溢出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现代信息社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它可以简化工作流程,避免了繁琐的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管理者人数。假定在产值不变的情况下,办公自动化可以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日本经济白皮书九九年特集》中的数据显示,截至一九九九年,美国信息产业的大规模投资对雇佣劳动力的替代人数已经达到了万人,而日本只有万人。

“美国PC的人均占有量是日本的3倍,美国联网的PC在50%以上,而日本商人中只有十分之一使用PC,使用PC的商人中联网的只占13%。此外,同轴电缆的出现为美国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的通道,66%的美国家庭已经具备有线TV;而在日本,严格的管制使得仅有10%的家庭能够连接有线电视。政府机构、企业和大学中的计算机网络几乎不能互通。”

通过美国与日本的比较,可以看出日本社会在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上远低于美国。日本不仅在信息技术的供应上不够充足,社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极其匮乏。因此,IT产业不能够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从而不能利用高科技成果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最后,日本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降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情况不容乐观。从对外贸易上看,日本对美国的技术贸易处于入超状态。一九九八年日本的贸易进口额为亿日元,出口额亿日元,处于高出超状态,日本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也表现出高出超。然而与之大相径庭的是,日本的通信、软件等IT产业的对外贸易却处于高入超状态。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在通信、电子仪器测量和电子等产品出口额为亿日元,进口额却为亿日元。尤其是软件部门,进口额为亿日元,出口额却仅仅3亿日元。从中显示出日本IT产业尤其是软件部门的竞争能力极弱。

在通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等项目上,日本处于高度劣势,只有传感器、部件等产品能与美国抗衡。与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相比,日本的计算机产品包括计算机硬件均不占据竞争优势。九十年代的日本在计算机产业上进出口贸易的结构发生了质变。计算机零部件和周边设备的出口增加了两倍,主机的出口却减少了。

而零部件的进口也逐渐上升,主机的进口额却增长了几乎三倍。为了衡量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引入竞争力指标,竞争力指标=纯出口额/进出口贸易总额,该指标为正且正值越大表示出口竞争力越强,反之表示出口竞争力越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周边设备的竞争力极强,竞争力指标为0.8。到了九十年代,周边设备的竞争力开始下降,特别是从一九九二年之后,下跌幅度非常大,到了一九九七年,竞争力指标已经下降到0.4。

日本在计算机主机上本来就处于劣势,一九八二年其竞争力指标勉强维持在0.3,一九九三后已经下降到负数。虽然计算机配件下降幅度并不大,但总体上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竞争力逐渐变弱。分析日本的计算机主机、零部件以及周边设备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可以发现:一是日本在计算机上没有像美国一样的成套技术。

概括起来说就是日本在计算机个别领域优势突出,但是没有整体的系列化优势,且美国拥有计算机关键技术,日本在核心关键技术上还受制于美国。二是日本在IT产业上实行海外生产战略,将生产技术转移到了亚洲其他新兴国家或地区,推动了亚洲新兴国家IT产业的崛起。

计算机尤其是PC,几乎是用微软的OS、英特尔的CPU再加上其他元器件组装而成,组装场所没有十分严格的特殊限制。因此,美国和日本研发和生产计算机核心关键部件,然后出口到海外,在海外进行组装形成整机,美国和日本再将整机进口。

计算机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客观上带动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IT产业上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使得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除核心技术以外的计算机部件如周边设备、零配件的生产上竞争力大大提升。因此,日本在计算机的生产上前有美国拦截,后有亚洲新兴国家围追,日本的IT产业也就处于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6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