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日本的低欲望社会有多可怕史书传音
午夜东京的街头,昏黄的灯光后面是无尽的黑暗。疲惫的年轻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从地铁站出来,穿过昏暗的街头。回到狭窄的出租屋后,有时候他们在睡觉之前会先吃一些从最近的超市买的饼干,喝一点水,然后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灯光后面的黑暗慢慢闭上眼睛。至于明天如何,谁又知道呢?又有谁关心呢?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或者是被动选择通过降低消费需求来使自己过得更从容一些,不买房,不结婚,只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避开所有麻烦的事情,不用面临职业上升焦虑和竞争压力。这从逻辑来看是没有问题的,我够不着树顶上的桃子,那么我至少可以选择不吃,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自由。但是现实却是整个社会因此变成了一个抽干了的湖底,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像是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鱼一样躺在烂泥里。这样的社会被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称为低欲望社会。在日本它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小确幸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维系下去的社会危机。低欲望社会的年轻人们在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的封面上的副标题便是“丧失大志的时代”,这句话其实就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无志”。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实在没有工作啃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总之,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就好,其它的为什么要去关心。事实上,无论是御宅一族,抑或是茧居一族都是这样,既不关心国家事务,也不好奇周围的世界,也不会去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用沉默和逃避来反抗这个世界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东京有一家机构对名日本首都圈的年轻员工做调查,想不想出人头地,非常想的只有12%,能出人头地的话最好28.8%,没有执念的43.4%,完全没兴趣的15.8%。在没有梦想支持的情况下,本该是这个国家的希望的青年们以一种异化的自我接纳了现在的自己,他们不再要求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只做自己现在理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作为逃避竞争,逃避失望的筹码。社会性带来的先进和文明终于会让社会否定构建起它的原罪——竞争,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才让社会中的人充满斗志,才能让社会发展成如今的高度。但是在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足够优渥舒适的环境)下,人就会开始避免带来如今的生活的那个东西,或者说人类奋斗的初衷就是不用再去面对那些东西——压力,焦虑和困苦。上一代人为了活下来克服重重困难,当他们可以轻松的活着时他们仍然不会满足,他们会渴求更好的生活,并为之披荆斩棘。自年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被称之为失落的20年。这导致未满35岁的日本人,从懂事以来就面对失落的20年。在持续经济不景气之下,这个社会逐渐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与之相伴随的必然是一群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和尸位素餐的中年人。在日本,对于裁员有着极高的抵触情绪,这也就直接导致公司职位高低是由资历而非能力决定的,这就和中国上一代的铁饭碗一样,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中国都能理解,只盯着铁饭碗的人和家养的狗没有什么区别。在日本得到一个正式岗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公司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很多工作都会交给临时工。由于奋斗和不奋斗都不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对未来的不安和丧失信心,也导致了年轻一代宁可自己蜷缩起来,以一种防御的姿态来面对未来,面对外面的世界。这到底是这个世界的损失还是年轻人的损失,我说不清楚。终于退无可退,意义丧失的危机事实上,这种退化的生活并没有给年轻人带来更多轻松,反倒是带来了更大的焦虑。这种退化本身就是为了逃避,他们不结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结婚之后会有很多麻烦,不愿意面对麻烦的年轻人们在生活面前只能一退再退。可终有无法后退的时刻,这个时候更大的挫败感和绝望袭来。在对社会和未来充满了不信任之后,人们更愿意把自己放到更大的体系中来定义自己。与之前把自己当做社会机器运转的一部分相比,这些年轻人的不作为显示了叛逆的一面,他们把自己放到宇宙中定义自己。也就是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所说的当代本真性异化。本真性对内在自我的过度强调,可能使得个人主义滑向彻底的“唯我主义”,并导致相对主义、享乐主义、自恋主义的泛滥。类似的文化现象在各个国家都已经有所体现:年轻人普遍对政治和公共事务冷漠、蜷缩于自己的小世界,大学中充满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们的道德共识不断分裂。虽然不见得总是好的,但毫无疑问,将个体放到集体中是最安全的,不是生命安全,而是存在意义上的安全。有用才有自我存在的意义,以集体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以集体的价值为自己的价值,为了集体而奋斗,创造自己的价值。但是很明显,低欲望社会的年轻人决不会这样做,他们把自己蜷缩在狭窄的出租屋内,工作对他们而言就是获取最基本生存资料的工具而已,而工作的价值,对于社会,对于人类的意义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低生育之下的灭国危机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年4月公布了50年后日本人口数的预测结果,年日本人口将跌破1亿,到年,日本人口将降至万。并且届时超过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届时日本的经济、养老金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将大受影响。业内人士分析,新生儿数量再创新低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人们认为抚养和教育子女费用和负担过高,因此无法按理想中的数量生育更多孩子。在经历了经济泡沫时代之后,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很大影响就是人们不敢花钱,年轻人从30岁开始攒钱,留着养老。外国市场也趋于饱和,没有消费的拉动,实体业进一步萎缩,经济进一步下滑,能流到个人手里的钱也就更少,如此恶性循环,整个社会也就趋于瘫痪。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个人而言,结婚生育的成本就显得昂贵且没有必要。对于很多日本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更愿意一个人生活,结婚意味着要做出妥协,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牺牲更大,结婚意味着要放弃事业,回到家里做家庭主妇。而人口的缩减也造成了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经济进一步不景气的后果。每个人似乎都做了最适合自己当前的选择,但一切似乎都没有超过现在,朝着更黑暗的深处走去。低欲望之下的个人与社会低欲望首先是一个对于国家而言的社会危机,其次才是个人问题。低欲望之下的青年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存在,但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像日本一样,任其如瘟疫一般蔓延。在中国,如果一个人说我不买房,也不买车,也不结婚,那么周围的人一定会觉得他疯了。但在日本不会这样,在日本这种想法被认为是正常的。其中既有经济衰退的原因,也有文明的高度发展的因素。经济泡沫之后,市场收缩,对未来充满不安的个人更倾向于攒钱,而非消费。对于面对上升通道关闭,生活拮据的年轻人减少消费自然也比奋斗靠谱的多。而文明的进步带给当代人更多的思考和眼界,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总有用完的时候,没有人会再觉得资本市场是一场没有永不落幕的盛宴,冷眼蹲在角落里的人满眼都是狂欢之后的衰败。叛逆的年轻人会去思考另一种生存的方式,虽然出现了异化,但缩减消费,缩减个人的需求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尝试。但是个人无法脱离集体而思考,这种小确幸的生活对于个人虽然能够避免很多麻烦,但是对于需要强盛的国家,却是无异于米饭里的沙子。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青年的奋斗,需要一代人泪与血的牺牲。个人可以放弃竞争,因为足够强大,但当所有人都变成草食系,那么国家的衰败却是必然的。低欲望社会是人类本能的反思与叛逆,但在如今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下,却无法将日本带入属于他们的伊甸园,若没有改变,要么成为温水中的青蛙,要么在破灭的血与泪中铸成新的灵魂。
上一篇文章: 日本社会的4种文化特征,值得我们学习,尤 下一篇文章: 日本社会哪些领域状况恶化受访者首选物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668.html